(三)法规环境分析
随着国家对防雷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特别是青岛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之后,国务院下令公安部、劳动部和气象局联合在各地成立防雷中心,主管各地防雷工作。各个行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电力、通信等部门)都陆续颁发了雷电灾害防御指导意见及行业技术标准,这为防雷行业的产业化形成了早期基础条件。
作为上世纪90年代较为先进的技术标准之一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也逐渐被我国所吸收和接纳,并按照该标准对我国最早的建筑物防雷标准GBJ57-83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国家标准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2010年分别修订过一次,形成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针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办法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裂技术规范》(GB50343-2004),2012年修订过一次,形成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随着防雷市场的日益发展,防雷检测成为重要的市场领域,并逐渐从《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脱离出来,2008年2月23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颁发了《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13-2008),2015年修订了一次,形成了目前实行的《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21413-2015)版本。
随着防雷市场的不断发展,各项技术规范也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这势必将推动山西防雷检测市场的逐步完善和规范。
(四)经济环境分析
2016-2020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年,国家进一步加大公共安全领域的投入,要稳定中求发展,这势必给防雷减灾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五)社会环境分析
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更多的民众意识到防雷减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同时各地气象管理机构通过开展各种科普知识讲座,向民众普及防雷减灾的基本常识,有利于民众对防雷的整体认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防雷市场的发展。
(六)技术环境分析
我国防雷行业企业与国内其他行业一样,经历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三个阶段。目前我国社会正在向物联网、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也是大安防所倡导的市场变革,产品和技术在逐步向智能化发展,